有人形容她是文坛新贵,是少数代表第二代华裔美国移民的声音,有人指她的文字露骨、夸张和令人反胃,叫人看不下去;有人从她的故事中看到女孩子在成长中的伤痛,有人看到“中二病”的讨厌少女;有人看到家庭中复杂的爱,有人看到当中的恨。以上的种种评价,也许通通都对,或通通都错,但作者本人似乎不太在乎,因她相信“这世界上不可能有一个绝对的真理”,如同她书中的每一个女孩与她们的家庭的故事,没有绝对的爱恨对错。成长正是如此说不清的一回事。
酸涩的女孩 酸涩的故事
她叫 Jenny Zhang,生于上海,4岁半时到美国跟比她早两年移民当地的父母团聚。当她还是跟父母分隔两地时,会以录音带沟通,她会录一段又一段长达45分钟的录音寄给父母,父母又会录回一大段录音给她,她就是由那时候开始习惯讲故事。“我在我的幼稚园很不受欢迎,但我会编故事去告诉他们说大家我是班上最得人欢心的人。总之我会吹嘘一些完全无意义、无重点和虚构的东西。”
到了美国之后,她变得十分害羞和寡言,在学校几乎不说话,同学都以为她脑子有问题,这令她寄情于阅读和写作,“即使不用说话,我也可以讲故事。”虽然她话不多,但身边的一切她都记在心中,她中学时写了一篇文章,关于她父亲离开上海到美国时的画面:“他搭火车从上海到深圳,再由深圳到香港,转飞机到美国。我很记得我们在火车站道别的情景,他用力地抱着我,然后听到笛子声一响,火车慢慢在视线消失,我父亲就这样突然之间离开了。我想我一直有一种冲动,甚至需要,把一些重要的回忆以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