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专访《红盒子》杨力州:十年拍摄,拍出那压制整个台湾的父权

生命的纠葛到最后,“父亲”指的不是李天禄或谁的爸爸,而是那挥之不去、异常巨大的父权。受压制的不是只有个人,是整个台湾社会。

专访《红盒子》杨力州:十年拍摄,拍出那压制整个台湾的父权
《红盒子》导演杨力州。

自1996年第一部作品《三個一百》開始,楊力州至今拍過20餘部紀錄片,是目前台灣最多產的紀錄片導演。他其中7部作品上了院線,包含拍了10年、記錄台灣國寶級布袋戲大師陳錫煌的《紅盒子》。與楊力州見面的這幾次,他幾乎每天都隨著《紅盒子》的宣傳行程南奔北走,時間切得很是零碎;其中數日,他因「亦宛然掌中劇團」對該片發出的抗議聲明,情緒顯有低落。然而對楊力州來說,《紅盒子》所打開的,除了再現陳錫煌精湛的掌中技藝,更重要的是透過李天祿與陳錫煌二人所觸動的關於父子關係的思考,以及他個人的紀錄片信仰。

話題不免從10月初「亦宛然」發出的聲明揭起。楊力州只輕輕地說,他其實寫了回應,但緩著不發,只因不想造成更多爭執。無巧不巧地,過不多久,另一篇訪談楊力州的文章刊出,那是在九月中旬《放映週報》為他做的採訪,當中提及數項「亦宛然」的聲明點,如「該片拍攝十年來卻從未就相關說法徵詢本團意見」等,也算是間接替楊力州做了回應。

楊力州,1969年生,台灣紀錄片工作者,曾任中華民國紀錄片發展協會理事長,拍攝作品20餘部。其中《打火兄弟》(1997)曾獲金穗獎最佳紀錄錄影帶獎,《奇蹟的夏天》(2006,與張榮吉共同執導)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我愛080》(1999)曾獲金穗獎錄影帶特別獎等。

《紅盒子》的主角陳錫煌,和他的父親李天祿一樣,都是台灣國寶級布袋戲大師。陳錫煌承襲了父親的技藝,卻未承接父親的「亦宛然掌中劇團」。箇中緣由,豈是一部紀錄片說得盡,又怎是楊力州一介外人得以釐清。拍片生涯20多年,這不是楊力州首度因為影片被捲進風波,《紅盒子》也不是他第一部評價兩極的作品。「我其實有心理準備。我知道當我把攝影機的鏡頭朝向陳錫煌師傅的那一刻,就是涉入他們的家族紛擾了。」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