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分域大道》导演Matthew Torne:公民意识活跃的新一代?我怕这来得太迟

真主角,其实是这座航拍下交叉垂直的城市,在无语夜幕下更萦绕魂魄⋯⋯

《分域大道》导演Matthew Torne:公民意识活跃的新一代?我怕这来得太迟
杜浩纶说:“没错,香港正经历某种创伤后遗,明白到我们能带来改变的力量如此微弱,确实令人沮丧。”纪录片《分域大道》导演杜浩纶。
运动“流产”之痛,并发种种征状——自我否定、责备、失忆、背弃、一走了之,或所谓“暴乱”⋯⋯四年来,自愈抑或治愈,尚待处理中。沉溺于麻痺以至“自残”之间,可需借助外来力量?

928四周年来临,两部关于伞运的纪录片在港首映,一部是英国导演Matthew Torne 9月26日首映的《分域大道》,以无人驾驶鸟瞰视觉为垂直城市切片,疏导伞后创伤前因后果;而“伞创后遗”疗程,最终还需自我解决,把内窥镜插进香港身体器官,另一部是香港八十后导演廖韬的《扯旗、我要真普选和⋯⋯》(Like an abortion, for the very first time),待机四年才敢捡拾勇气在香港街头举办“928放映行动”,以放映游击重返“扩增”(Augmented)现场,她称之为“左胶自救”,让微光透现黑夜底层令人不堪的旺角“博奕”。

两位导演的专访,于928四周年之际接连刊出,作为伞运“创伤后遗症”(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内外观照。

五段纠结人生镜头拉阔,《分域大道》真主角其实是航拍交叉垂直城市,在无语夜幕下更萦绕魂魄。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