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千亿空洞、百万“金融难民”,谁埋下了P2P的雷?

P2P遭遇去杠杆和强监管两记重拳,但真正的火引子,是十年的无序生长和阴晴不定的监管态度。

千亿空洞、百万“金融难民”,谁埋下了P2P的雷?
P2P在中国的发展,本就是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历程。图为上海陆家嘴金融区。

编者按:6月起,中国大陆P2P网络借贷平台“雷声震天”。据《华夏时报》报道,48天内,全国爆雷的P2P平台超过133家,涉及金额已超过3000亿(人民币,下同)。另据媒体报道,两天之内,杭州爆雷平台牵涉的用户数量就已超百万。

在爆雷“重灾区”杭州,市政府不得不开放两个体育场,以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浩浩汤汤的报案者。这些人被称为“金融难民”,在爆雷中损失少则数万、多则上百万。很多人因此倾家荡产,却在无望的追债路上背负着“贪心”、“愚蠢”的骂名,更在维权中遭到来自警方的种种维稳:写保证书、被监控、上访被抓……

遭殃的不仅仅是个人投资者,还有创业公司。8月1日,北京168家邻家便利店关闭。运营方发布公告称,背后唯一出资方(善林金融)被上海警方调查,账户冻结,邻家便利店无可支配资金,只能停止业务。同一天,路由器制造企业极路由创始人王楚云亦发布给员工的公开信,表示合作伙伴突然爆雷,令公司“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处在破产边缘。

回看中国P2P野蛮生长的十年,政策的阴晴不定和监管疏漏在多大程度上扮演了引爆者的角色?在股市萎靡、房价高企的当下,投资者选择P2P真的是贪心、愚蠢么?而那些维权被压制的金融难民们,现在怎么样了?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