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争论“谁赢谁输”毫无意义--基本经济逻辑在剧本展开之前就写下了双输的结局:各类估算显示中美经济总量在未来数年内由贸易战造成的损失在0.5%至1%不等。
考虑到中美作为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GDP总量占到全世界30%,1%绝不是什么可以忽略不计的损失。有些人可能认为,如果中国比美国少损失一些,那便是中国“赢”了贸易战。这好比说两人打架,断了两根肋骨的“赢”了断了两根肋骨和一根手指的--只推荐作为精神胜利法使用。
输赢之争虽然没有意义,但是两国不同的“痛感”却值得关注。痛感是一个主观的概念,感觉更痛的一方并不一定是损失更大的一方,但痛感却可以改变行动。举例来说,在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军力占压倒性优势,如果仅仅以控制的土地面积或者损失的人员来衡量,美国绝不是输的哪一方。但是美国的国内政治反馈机制(反战运动)却导致与北越相比,美国的战争痛感更大,因此必须首先妥协。如今的中美贸易战也好比一场互掐的“忍痛大赛”,双方得都喊痛才能彼此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