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疫苗断供三年,他从海外购药销售,该判七年吗

“假药”不假、劣药真劣,法律应否修改“假药”的定义?药监局地位不高、人手紧缺,能构成监管不力的理由么?

疫苗断供三年,他从海外购药销售,该判七年吗
大陆问题儿童疫苗引发民怨沸腾,值得担心的是, 一些家长因为担心疫苗质量而放弃为幼儿接种必要的疫苗。图为2018年7月26日,一名儿童在中国安徽东部淮北一家医院接种疫苗。

编注: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肺炎疫苗在中国整整断供三年。一家私人医院从海外购得疫苗给婴孩注射,其创始人后因“销售假药”被判刑7年,引发诸多争议。本文采集多方观点,深入探讨了中国法律对“假药”定义的错位,并邀请到药品监管方的专业人士解读中国疫苗监管制度的困境。

2016年6月,上海小朋友星星(化名)出生时,恰逢肺炎疫苗在中国全面断供。

妈妈群里讨论如何应对疫苗断供这个难题。钱早已不是问题。有的妈妈提议带孩子去香港打。一时间,分享赴港注射疫苗的攻略在群里广泛传阅。有的妈妈嫌带着幼儿出行非常麻烦,干脆就不打了。

过了一阵子,又有妈妈说,美华妇儿丁香门诊部(下称“美华”)可以打辉瑞(Pfizer, 全球最大的医药企业,总部位于纽约)13价肺炎疫苗。可是,这款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不是在中国全面断供了吗?妈妈们很快心领神会,“走私的呗”。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