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专访导演陈芯宜:帐篷,想像力的紧急避难所

“如果在一个地方,某个人开始升火,升起一团篝火,对我来讲那是帐篷的场域。包括点火的人、照顾火的人、被火吸引过来的人、然后有的时候添柴火的人,所以很多不同的状态在那个火的周围,但是每一个流动的人,他都跟这个火有关系。”

专访导演陈芯宜:帐篷,想像力的紧急避难所
陈芯宜,1974年出生于台湾,导演,毕业于辅仁大学广告系。2000年,执导个人第一部电影《我叫阿铭啦》,从而开启导演生涯,该片获得台北电影节最佳剧情片奖,更凭借该片获得台北电影节最佳新导演奖。

1月3号,访谈那天,已近中午。导演陈芯宜滴水未进,彻夜为《大帐篷:想像力的避难所》做最后修剪。在这媒体环境崩坏、电影票房低迷的时代,所有创作都要一人多工、以案养案。是相互倾轧的状态,疲倦却未显露在她瞳里。尽管如此,访谈仍开始于眼泪。而提问平凡不过:“妳为什么开始拍片?”

陈芯宜用回绕的方式回答。如同她走入电影,始于曲折的诘问。

大学就读辅仁大学广告系,课程侧重行销,“但我是一个必须实际接触人、事、物才有办法说明的人。我无法贩卖想像。”对大学幻灭,陈芯宜不想待在学校,才上大一,就被当了一门《人生哲学》课。人生处处有运命的埋伏,那门未竟的课程是则预言,揭示陈芯宜日后的一再自我推翻与重建。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