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以来,中国大陆最大的社交网站新浪微博上并不缺乏热门议题,但是一场仅仅持续了三天的风波仍然引起了不少关注:4月13日,微博管理方声称要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清理行动,清查对象包括“涉黄的、宣扬血腥暴力、同性恋题材的漫画及图文短视频内容,如包含以下特征的内容:‘腐、基、耽美、本子’”。
值得注意的是,与黄色、血腥、暴力并列,“同性恋”字样赫然在列。与此同时,“同志之声”微博账户也宣告“无限期暂停全部工作”。但公告甫一发布,立刻激起强烈批评意见,微博管理者很快又在舆论压力下收回了决定,4月16日表示“本次游戏动漫清理不再针对同性恋内容”,并“感谢大家的讨论和建议”。
同性恋现象在中国并非新鲜事物,相关讨论被压制也并非一朝一夕,为何在这个时间节点遭遇重手?又为何同其他亚文化现象并列?“腐女”与“同志”同遭整肃,但二者真的在同一战壕里吗?虽然风波已经暂告一段落,但对于这次事件,仍有分析背后隐情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