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科是基础教育重要科目,而怎样让青年人学历史课,则关乎教育实施者想培养新一代怎样的头脑:是死记硬背、被灌输意识形态的?还是具备基本解读、讨论与思辨能力的?
“好可惜。若非近年的政治问题,中史科在香港教育体系中总是被学生及学校忽视、甚至鄙视的一科。”访谈期间,历史教育研究学者、在大学培训历史科老师的简丽芳这样感慨。“连学校决策层也觉得‘历史’就是照本宣科,教育者也不必很多专业资格吧。哪位体育老师课节不够,就给你塞一两班初中‘中史’吧。”制作今次专题过程中,访谈所遇的前线老师也都表示无奈:人们总觉得历史教育是“小儿科”,不是一门专业;觉得凭常识就可以做历史老师。
到底死记硬背、单向灌输之外,历史还可以怎样教?不同的教法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和意义? 我们就和来自美、德、台湾、加拿大的几位历史教育工作者和其历史课的真正“用家”中学生聊一聊,关于历史课的多种可能。
“连学校决策层也觉得‘历史’就是照本宣科,教育者也不必很多专业资格吧。哪位体育老师课节不够,就给你塞一两班初中‘中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