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林韦地:马来西亚华人,复杂“共同体”的前途困境

“马来西亚华人”这个“想像的共同体”是否真正存在,已是一个很大的问号。从客观统计数字上来说,有740万“华人”在马来西亚这个国家里,但这740万人的背景,和他们所受的教育,其实差异非常大。

林韦地:马来西亚华人,复杂“共同体”的前途困境
740万“马来西亚华人”里,真正熟知自己群体历史的,恐怕是少数中的少数。 他们对政治历史文化语言民族的看法南辕北辙,缺乏共同的认知和理解,使得他们要展开任何有深度的公共议题讨论,都非常困难。图为马来西亚华人于农历新年期间在吉隆坡一家购物中心外观看舞龙。

我个人的身份认同和成长经历比较复杂,出生在马来西亚槟城,在台湾念小学,小学毕业后回到马来西亚。在最初有记忆和意识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个台湾人,或中国人(那是个台湾还等于自由中国的年代);后来大了一点,知道自己的国籍是马来西亚,才开始觉得自己是个马来西亚人,或更准确地说,马来西亚华人。

我在台湾念国小六年级的时候,曾在全校面前上台,用马来文演讲。那时年纪很小很天真,并不知道这样等同于向全校其他台湾小朋友宣示自己是一个“他者”。

从很年轻的时候开始,大约是从台湾回到马来西亚念华文独立中学之后,我就思考关于“马来西亚华人”这回事,以及这个群体的现状和未来。当然随着年纪渐长,很多看法也慢慢修正。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