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话想说吗?端传媒非收费频道“广场”欢迎各位读者投稿,写作形式、立场不拘,请来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读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历史学家冯客(Frank Dikotter)曾论述过帝制中国存在的“种族主义”倾向,认为通过华夷之辨,汉人能够体现中国在文化优越主义之外的种族优越感,且这种种族优越感持续至今。如今,冯客这一论述成为了现实。201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春节联欢晚会(春晚)中,小品《同喜同乐》被指有种族主义倾向,对非洲人充满偏见和刻板印象。
种族主义或许只是近年来春晚暴露出的一个切面,男权至上、地域歧视与种族主义一起,构筑了近年来春晚语言类节目的一整套歧视性话语。这种歧视性话语体系有着自己的历史根源——帝制中国“朝贡体系”(Tribute System)的想像、以普通话为唯一语言的官话帝国的建构,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历史叙事。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日益强势,这些曾经在“韬光养晦”政策下潜伏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重新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