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台湾解严后开业、被学运世代奉为“民主圣地”的台式热炒店“阿才的店”今天吹熄灯号,老板“阿华”也决定将经营任务将交棒给第二代。我们邀请曾在这家热炒店度过无数夜晚的民运人士王丹,谈谈他眼中的“阿才的店”和在热炒店中度过的那些年。
流亡20年,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台湾度过。现在搬回美国,自然会留下各种数不清关于台湾的记忆,以及与台湾很多的人、事以及地方的千丝万缕的牵连。而位在台北市金山南路和仁爱路口一家7-11便利商店背后小巷子口的那家“阿才的店”,就像各种记忆和牵连的拼图中的一个点,跟四面八方都能连接在一起。能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而这,就是阿才的店对于我的意义。
早已经忘记第一次去阿才的店是什么时候了。那个时间本就已经是历史,因为一定超过15年以上。我也忘记一共去过多少次阿才的店,次数太多,根本就无从统计。
我只知道,这是我到目前为止的一生中,去过的次数最多的一家饭馆。我只记得,跟同样五花八门的朋友在这里喝过不知道多少箱“18天”(台湾啤酒的一种,以酒质新鲜著称,是我在台湾最爱喝的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