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上的小国,尼泊尔,因其地理位置,而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各层面不可避免地受到印度与中国的影响。两大强权夹缝中生存的尼泊尔,注定在亲中与亲印之间反覆摇摆,如何在中印关系长期不睦的战略格局下维持平衡,是尼泊尔一直以来的重要课题。
2017年底,尼泊尔举行有史以来最大的民主选举,分别在11月26日和12月7日进行两阶段投票。选举结果显示,亲中国的“新左派联盟”大胜,在联邦议会和省级议会中拿下三分之二的多数席次,原总理夏尔马·奥利(K. P. Sharma Oli)领导的共产党可望成为下届总理。然而,由于奥利过往执政时亲中、反印的立场鲜明,预料尼泊尔往后将靠拢中国,以减少过往对印度的高度依赖。
新左派联盟来势汹汹 反印情绪发酵
尼泊尔此次大选普遍被外界视为是“要中国?还是要印度?”的信任投票。尼泊尔为全世界最年轻的民主国家之一,直到2008年,议会方废除君主制,改为民主共和制。此后,尼泊尔政坛便由尼泊尔国民大会党(Nepali National Congress, NC)、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United Marxist Leninist, UML)与尼泊尔共产党毛派(Maoist United Center, Maoist)轮流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