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霜降交替之际,台北下了一周的雨。土城看守所挤满受刑人家属,他们闪过屋内滴答的漏水,绕过散置一地、用以接漏的水桶,拎著熟食和保暖衣物,鱼贯来探。
报上周泓旭的姓名和编号。一旁提著鸡腿的阿姨提醒,会见收容人无须名字,只报出编号即可。
没有多少人记得周泓旭。2017年3月,家乡在中国辽宁的他被台北地方法院裁定收押禁见,9月15日被依违反《国安法》为大陆地区党务机关发展组织未遂罪判1年2个月、解除禁见至今。宣判后,周泓旭认为自己无罪,提起上诉,检方也上诉,目前案件未确定。
80后的辽宁男生在台湾做了四年陆生,毕业返陆后再来台“经商”,就卷入国家安全案件,成了被捕入狱的“共谍”。这是证据确凿的司法审判,还是政治事件?台湾前情报军官、国安专家意见不一。记者五度探访周泓旭本人,同时访谈律师、调查局、外交部,试图还原新“保密防谍”时代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