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言论自由与道德冲突的背后,什么在抬头?评古根汉中国展动物事件

新自由主义的泛滥,造成了社会分化和不安,现在依然没有办法修复裂痕。

言论自由与道德冲突的背后,什么在抬头?评古根汉中国展动物事件
2017年10月4日,美国纽约的古根汉美术馆“Guggenheim”举办了名为“世界剧场:1989年以后的中国和艺术”“Art and China After 1989:Theater of the World”。这个展览是美国纽约最重要的几家艺术博物馆迄今为止举办的第一个试图完整介绍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
当代艺术本身就是挑战当下、眺望未来,残酷作品的产生必然和残酷的社会现实有关系。艺术有能力催化新的理解和意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艺术的原因。

2017年10月4日,美国纽约的古根汉美术馆(Guggenheim)举办了名为“世界剧场:1989年以后的中国和艺术”(Art and China After 1989:Theater of the World)的展览。这个展览是古根汉美术馆以及美国纽约最重要的几家艺术博物馆迄今为止举办的第一个试图完整介绍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展览由三位策展人联合策划:古根汉三星资深亚洲艺术策展人Alexandra Munroe、在北京生活了十几年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Philil Tinari (中文名田霏宇)和1989年后旅居欧美的罗马二十一世纪美术馆馆长侯瀚如。这个由两个美术馆馆长和一个资深策展人组成的“明星”策展团队,涵盖了美国、欧洲和中国、海外华人、中国通和外国人的不同视点,似乎预示著展览的举办方试图打造一个更为开放的文化视角和丰富的艺术光谱。结合中国艺术在欧美的传播历史,这个雄心和深意不可谓不明显。

回顾中国艺术在海外发展的历程,1993年由栗宪庭和张颂仁策展的“后八九:来自中国的新艺术”在香港艺术中心开幕后,先后在欧洲和澳大利亚的数家美术馆巡回。这是国际上第一次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当时东西德统一,冷战宣告结束,而中国刚刚经历未遂的民主运动“天安门事件”,国际社会对站在坦克队前挡住坦克的人记忆尤新,也因此对来自共产主义国家的艺术投射了很大的情感关注。这个展览以1989年为分界,介绍了1990年代初期中国艺术在不变的政治压力与不断开放的商业化浪潮中的发展和变化。展览虽然奠定了世界对中国艺术的看法,但并没有登陆美国和纽约的重要美术馆,不过却引起了包括纽约在内的艺术画廊对中国艺术的兴趣。展览推出的以玩世现实主义和政治波普风格为代表的艺术家,开始成为中国艺术的畅销风格,并一直统领市场到2008年的经济危机。

王兴伟的参展作品《新北京》。
王兴伟的参展作品《新北京》。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