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座电影与南韩民主进程中的最大风波
全斗焕执政时期,南韩的经济发展令世界瞩目。然而,经济发展引起的劳资纠纷无法解决,军事政府高压独裁激起的民主化运动逐渐铺开。1987年6月,汉城(今首尔)大学学生朴钟哲被拷打致死,延世大学学生李韩烈在示威中被警察的催泪弹击中,送院不治,全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先是首尔各大学纷纷示威,要求全斗焕谢罪,随后南韩的中产阶级也积极投入到运动中来,要求保障人权,修改宪法,结束独裁统治。这次全国性的大规模抗议运动波及全国22个城市,史称南韩的“六月抗争”。在全国一片声讨的浪潮下,全斗焕退居幕后,指定他的同乡、同学、曾积极支持他政变的军人卢泰愚担任执政的民主正义党主席,竞选下一任总统。当时的政府面对南韩即将主办奥运会的尴尬局面,为了改变政治形象,在各方面的强大压力下,1987年6月29日,民主正义党代表委员兼总统候选人卢泰愚通过电视,向国民发表了八点民主化宣言(即“6·29特别宣言”),同意反对派提出的总统直选要求,紧急宣布了一系列民主改革的措施。此宣言标志着南韩民主化进程的正式启动。
来到“6·29特别宣言”的30周年,很多电影导演为此准备已久。不少以南韩民主化历程做素材的电影将于年内上映,题材涵盖学运、全国民主主义运动、光州市民民主化运动、人权和依法治国等。8月上旬,新片《逆权司机》(台译:我只是个计程车司机)引起观影热潮,上映仅7天累积观影人数便突破500万大关,创下今年南韩院线电影的最快纪录(南韩电影发行商秀博思公司 Showbox 8月8日报道),比电影《军舰岛》快了一天。截至9月1日,入场人次已达1162万,超越2016年话题之作《尸杀列车》(Train to Busan)在南韩映期的总人次1156万,成为南韩史上十大最卖座电影之一。
金大中和卢武铉政府时期也曾将光洲民主化运动用作电影主题。但是,《逆权司机》导演重新描写了1980年代初期温馨和平的南韩城乡环境,映衬光州当时的紧张情景,以讽刺和暗喻写出光州民主化运动的悲惨事实。追赶出租车军人的暴行和普通市民的温情形成了鲜明对比,温馨和平的氛围与紧张暴力的冲突交替,甚至有些像电影版《战争与和平》中的反衬运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