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把“香港不是中国”这一句话挂在口边,甚至连出外旅游都要找来一个这样的牌子,挂在行李箱或背囊上。这可能会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及探讨的社会心理行为现象。不过,如果要放下学术探讨要点装的高深,理由其实也可以是很简单易懂的,就是因为那一个要让香港人归类的大概念,包含了太多令人抗拒的元素及负面的感受。只要诚实一点都应该会知道,对很多香港人来说,“中国”也好,“中共”也好,就是代表了“强权”、“野蛮”、“专制”、“不讲道理”、“反口覆舌”、“不守信用”、“政治打压”、“独裁”、“不文明”......
近几年,有一些年轻人更加提出了“香港独立”这个诉求。这当然不能不归功于前特首梁振英先生的鼓吹、推波助澜及小事化大,把一份没有多少人会留意到的学生刊物带到公共领域之中(编按:2015年1月,梁振英在发表施政报告时,点名批评香港大学学生会刊物《学苑》提倡港独)。这也无异是向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意念,作出了一个提示,让大家清楚知道这是一个可以挑衅当权者的说法。
自从那一次之后,“香港独立”虽然仍然都只是一个十分“虚”的观念,既没有行动钢领,也没有枪没有炮。但每一次当这个观念被提出来,看到那些当权者暴跳如雷的丑态,又看到那些皇帝未急便先急的太监争相表忠的嘴脸,不断暴露他们的虚伪与奴性,其产生的娱乐性便足以鼓励更多人把这个说法挂在口边,偶尔拿出来寻寻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