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端传媒记者得到机会,参与绿色和平“希望号”在西非海岸的巡航,自茅利塔尼亚(毛里塔尼亚)登船、于几内亚比索(几内亚比绍)上岸,途经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达卡)。为了更深入回答“我们会吃光海洋吗?”记者攀上中国渔船、与当地渔企干部碰面、访问远赴重洋的大连水手、俄籍船员、西班牙船长……制作海洋调查第二季。这篇文章带你一窥,列强如何在西非海上争霸。
自从欧洲议会在2012年6月公布《中国在世界渔业中的角色》,中国在西非的“绝后式捕捞”、“吃光海洋”且让“西非人民没鱼可吃”引起世界广泛争议。但情况实际上比这更严重,因为在这片“海洋净土”的争霸者,绝不仅仅中国一家。
1950年代开始,欧洲便已在这“殖民地”上发展渔业,西班牙甚至迄今仍在西非外海保有一小岛,Las Palmas自治区,用以修缮船只、转运渔获。另一强权苏联也未放过此一机会,大批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借渔船、渔工前进西非,捕捞海鲜。亚洲国家中,只有日本在此一时期还能在西非占有一席之地。自1970年开始,韩国渔船开始在西非海域捕捞,称霸一时。中国远洋捕捞虽自1980年代中期开始急起直追,在近三十年来急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