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安徒:天朝治港,去殖背后深深的恋殖

中共在明在暗,默许在香港维持殖民状态,甚至反对对这殖民体制进行有限的民主改革,已证明了是铁一般的事实……

香港主权移交20年,不少评论回顾20年来香港的变化、“一国两制”的实践是否成功、中港关系面对什么问题等等。不过,要评论一国两制有没有变形、走样,检视20年来的实践是否还是符合“初衷”是不足够的,因为一国两制的理念在1982年就已经提出,在1997年主权交接后透过《基本法》付诸实行,中间经过了15年的过渡期。这过渡期内,中国和香港都发生了大变。

1989年六四屠杀,赵紫阳下台,1992年邓小平南巡,拋弃“社会主义经济”,加入“后冷战”全球资本主义新秩序。香港方面,末代总督彭定康来港,推行被中方视为“三违反”的政改方案,导致“直通车”安排“出轨”,“临时立法会”还原大批殖民时代恶法。原来为了迎合一国两制的“民主回归”亦已变成“民主拒共”。概而言之,1997之时“一国两制”早已走样变味。

1997后的20年,香港经历了董建华、曾荫权、梁振英等三朝特首,发生过2003年的七一大游行、2012年的“反国教”风波,以及2014年人大8.31决定、雨伞占领运动,本土主义的冒升。经过多番人大释法,今天的“一国两制”被缚在“白皮书”的“中央全面管治权”底下,当然和1982年人们认识的那个版本大异其趣,走样得难以辨认。

香港其实没什么大变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