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红包、“迷药”和“办证”:悉尼大学中国留学生贿选风波

是行贿还是文化差异?因为竞选前在微信聊天群发出价值十元的红包、在竞选宣传中书写“迷药”、“办证”的中文词语,中国留学生汪芷娴陷入选举风波。

约定时间过了5分钟,汪芷娴姗姗来迟。她披散的长发挡住脸庞,鼻上架着宽大的黑框眼镜,低着头匆匆穿过咖啡馆走过来。

很难把这个中国女孩和近日疯传的悉尼大学贿选风波联系起来,然而事实就是这样,一个在微信群中的红包,几句粉笔写就的中文竞选宣传,将她推上风口浪尖。

1

汪芷娴20岁,两年前来澳大利亚上学,目前就读于悉尼大学商学院本科二年级。最近,她忙于准备竞选悉尼大学学生会(USU)主席团成员席位。她向学生会提交了8条政策理念,包括促进学生会开放更多给国际学生的付钱职位、积极引导国际学生融入校园和本地生活等。今年的10名候选人中,除汪芷娴外,还有2名中国籍学生。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