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会大厦恐怖袭击案中不幸身亡的警员基思·帕尔默(Keith Palmer),在阻拦凶手哈立德·马苏德(Khalid Masood)进入大厦时,身上没有佩枪。直到他被刺伤,才有人将凶手击毙,那时凶手已经驾车在威斯敏斯特大桥冲撞了数十名行人,并下车从国会大厦的“Carriage Gates”入口长驱直入。甚至有报导说,击毙凶手的不是门口的警察,而是刚巧在现场、防卫大臣迈克尔·法伦(Michael Fallon)的贴身保镳。
当街头喋血一幕散去,这些天人们聚集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为恐怖袭击受害者守夜哀悼的同时,关于是否应该让更多英国警察配备枪枝,再度成为尖锐话题。
英国警察对枪枝的排斥由来已久。就伦敦来说,从1829年伦敦警察厅成立至今, 当地警员一直秉承“policing by consent” 原则,大意是“执法基于人民的支持”、“执法为民” 。这一原则意味著警察的使命就是服务市民,警察与普通市民之间的区别仅仅是一身警服,约束警察的实际上是市民对警察执法是否透明、是否廉正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