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流量的死亡螺旋,你走到哪个位置?

互联网将用户最珍贵的资产“时间”,转换为虚拟世界的货币“流量”。近年,流量的贫富悬殊正在拉大,“内容创业”真能成为救命稻草吗?

近日,一篇深度报导让已经红遍中国的自媒体“咪蒙”又火了一把。这次点燃舆论的,是文中提到的一个细节:咪蒙的助理,她曾在《南方都市报》带过的实习生,毕业两年,如今月薪5万人民币。

我第一次听说咪蒙的名字,是 2015年12月。2014年,她离开担任了12年编辑的《南方都市报》,2015年9月刚刚开设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每天向自己的读者推送一篇原创文章,内容涵盖情感、娱乐、家庭等等。默默笔耕三个月后,她写出了两篇洗版中文互联网的文章,《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致 low 逼:不是我太高调,而是你玻璃心》。其中前者在10 个小时内,阅读量就突破了350万。

然而,咪蒙最让我震惊的并非她多能写,而是她多能赚钱。一位创业者告诉我,就在2015年底,他经人介绍认识咪蒙,希望她能为自己的电商产品量身定做一篇内容。这次合作以15万元人民币成交,咪蒙发表了一篇名为《你明明配得上更好的生活》的文章,先是用自身经历告诫读者要追求生活品质,然后笔锋一转,介绍起这家家居电商公司的活动,并放上 APP 的下载二维码。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