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林浩立: 《海洋奇缘》的太平洋文化,踩到多少地雷?

号称尊重太平洋文化的迪士尼,到头来却还是在说着西方白人中心的故事。

太平洋岛民(Pacific Islander)在好莱坞(好莱坞)镜头下的呈现,若非作为浪漫热带岛屿的背景,则多为野性神秘的角色。更有甚者,如《我的失忆女友》中的夏威夷原住民一样,为白人演员粉墨登场变装而成的丑角。

因此,当迪士尼宣布开拍以太平洋岛屿文化为主轴的动画《海洋奇缘》(英文片名Moana 为女主角的名字)后,所有熟知这片海洋中丰富文化的朋友们,莫不引颈期盼,但又战战兢兢。一方面,迪士尼过去操作异文化主题的记录不良,让人担心;但另一方面,我们却又好奇其高超的动画技术、以波利尼西亚岛民演员为主的配音阵容,以及号称的文化顾问团队,会如何展演这块在电影工业中被边缘化已久的文化地景。

后来,当一些《海洋奇缘》的设计图以及周边商品释出后,爆发了若干关于文化智慧财产权以及文化敏感度的质疑。随着电影上映后的佳评如潮、女主角“莫娜”成功的形象塑造、以及参与制作的岛民的宣传背书,这些声音逐渐被盖过,但从另一些岛民学者的评论可以看到,打着尊重太平洋文化旗号的《海洋奇缘》,并没有说服所有真正在这文化中生活的人们。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