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奥威尔:在“老大哥”眼中,每个人都无所遁形

阅读每一条聊天记录,窃听每一条电话讯息——而你又是否知道,自己也只是网中另一尾小鱼。

2017年4月12日,首都自由广场人群熙攘。人们或是悠闲地喝咖啡,或是匆忙挤上公交;从监视器的角度望去,这只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个下午。然而这时,一声巨响传来,广场中心的纪念碑应声而倒!

这是一起造成数十人伤亡的恐怖袭击。恐怖分子不仅成功脱逃,还嚣张地留下了神秘的纸条,上面写着一首德国民歌的歌词:“思想是自由的”。

作为普通的“调查员”,你迅速投入了工作。在接下来五天里,从一个曾经在抗议活动中袭击警察的年轻朋克艺术家入手,发现了一系列可疑人物:一名主张保护隐私权的媒体伦理学教授和他一手建立的激进团体,一个表面上为《安全法案》摇旗呐喊、实则身为激进组织成员的专栏作家,一个患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退伍军人和单亲妈妈,一个与所有人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神秘匿名黑客……在一个名为“奥威尔”系统的帮助下,你翻看他们的公开资料和警方案底,入侵他们的社交网络账户、医院病历、手机和电脑,实时监控他们的聊天和电话,将获得的信息上传系统。随着散落的信息碎片一一拼合,这些人的面目、关系与行踪也逐渐清晰。在他们之中,究竟谁才是恐怖袭击的幕后黑手,他/她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