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龙应台:大河就是大河

当《我的祖国》歌声在龙应台的香港演讲现场响起,她本人这样理解。

编按:台湾前文化部长,著名作家龙应台今年10月在香港大学的一场演讲中,询问现场观众“你的启蒙歌曲是什么”。在场的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周伟立答道,是他上大学时师兄教唱的,中国大陆老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龙应台回问是否记得怎么唱,周伟立便和现场许多观众合唱了这首,富有浓厚爱国主义色彩的歌谣。这段演讲过程的影片,近日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开来,卷起或骄傲感动、或而不解,或而戏谑嘲讽的种种情绪。共青团中央微博说合唱让人“看哭了”,也有人不明白为什么香港听众会唱这首“红歌”,更有许多大陆网民为“台湾的龙部长被红歌打脸”叫好。一首即席合唱,能勾起如此分歧的反应,正凸显出当前两岸三地错综复杂的历史情绪。而当事人龙应台又如何看待那天晚上的情境?在这篇来稿中,她提供自己的现身说法。

香港大学通识教育部及香港电台合作推出的《大学问》系列讲座,早前邀请到著名作家龙应台教授出席,她与同学们一同聆听、分享不同时空中的音乐。
香港大学通识教育部及香港电台合作推出的《大学问》系列讲座,早前邀请到著名作家龙应台教授出席,她与同学们一同聆听、分享不同时空中的音乐。

在港大演讲“一首歌,一个时代”之前,我特别对身边台湾和香港朋友们做了“微调查”,问他们:“你的启蒙歌是什么?”“启蒙”,不一定得是儿时听到学到的歌,而是,回首想想什么歌对你自己的成长历程有著特别的意义。

几乎每一个人都得认真地想一想才给得出答案。世代不同,答案不一样。在台湾,老一辈的,也许会说出一首抗日时期的爱国歌曲,譬如《家在山那边》或者1945年之前的一首日本民谣。年轻的有的提到像《橄榄树》这类的校园民歌,有的提及正活跃当下的周杰伦。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