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一间家庭工厂的倒数计时,手制鞋业的转型和再生

一间准备关门的家庭工厂,让许多人的生命都重新洗牌。虽然迁厂提供了转圜空间,但手工皮鞋的生命需要新一代人才。

只要讲到回家接班的儿子,王火成的一张脸,就会夸张地皱成一团:“我是真的、真的很烦恼,为什么好好的工程师不当,偏偏要回来做我们这个夕阳产业?”自从5年前,小儿子王应哲辞掉晶圆厂的工作,告诉父亲要回家帮忙后,两人间的关系一直有点紧张。“制鞋这行太辛苦了,老板辛苦,师傅也辛苦。”王火成说:“就算去卖鞋,都比制鞋好!”

王火成多年来劝儿子退出这行始终不成,如今这几张白纸却轻松办到了。

这一天,王火成收到一份来自台北市政府的公文,上头以违反《都市计划法》为由,明令他所经营的贝斯特鞋业,不得在原址继续营业了。这个晴天霹雳,让父子间一直僵持、谁都不先说破的默契,突然变成必须马上处理的现实。按照规定,日后只要稽查人员重回现场,查获公司有营业事实,便会依次开出新台币数万元不等的罚锾,最后还会强制停水、断电。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