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港府推行“普教中”八年,为何父母仍忧心忡忡?

香港自08年推行“普教中”,花费超一亿八千万。八年过去,有孩子表示不快乐,调查反映学生语文能力未有明显改善,部份学校更开始停止“普教中”,问题到底在哪里?

在小学用普通话学习中文一年后,9岁的香港女孩赖柏晴越来越不快乐。妈妈发现,女儿在学校听老师用普通话读完课本,但回到家温习默书,“自己录音,都是用回粤语录”,而且,柏晴越来越不愿意主动拿起中文课本阅读。

“因为普通话不是我经常讲的,所以我不是太喜欢普通话。”现在读三年级的柏晴害羞地对端传媒记者说。柏晴妈妈也越发怀疑,“普教中”的教育政策是否适合孩子。

自2008年开始,香港公营机构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语常会)开始在中小学推荐推行“普教中”,即在中文课上以普通话教学,截至2005年,香港只有209间,即16.3% 的中小学以普通话作为中文堂的教学语言。然而八年过去,这个计划的最重要参与者 —— 部份学生却没有像预期中学到更多,反而和语文愈走愈远,而家长的质疑声音也越发强烈。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