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日前刷新了一个新纪录,一家山东的生物科技公司买下了全球医药研发专利大数据分析资料,订单成交金额为1600万人民币(约1818万港币 /235万美元/ 7569万台币),立下了大数据交易单笔最高金额的里程碑。
在中国“十三五纲要”中将“大数据交易产业”明列为“省级研究议题”,它处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地上。政策一出,各省纷纷群起效应,10余个大数据交易所在政府力量介入下成立,光是北京就有6家大数据交易中心,但除了 2015年4月成立的“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外,其他大数据交易所目前实质的数据交易量大都屈指可数。
是什么原因让地处偏远的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一枝独秀?除了中国国家资源的倾注以外,主要原因是它的股东包含了阿里巴巴、富士康等中国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另外华为、海尔、泰康人寿、神州数码等公司都名列企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