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在日本,艺术祭是拯救乡郊老化的灵药?

日本的很多艺术祭离开大都市,深入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的小岛或郊区,彼此交换着情感与牵系。

2008年,我首次坐上自香川县高松港出发的客船,往日渐被世界注目的直岛去。在客船的甲板上,看着远处三角形的大槌岛,不禁想,要不是因为地中美术馆,不是因为草间弥生的面海的大南瓜,不是因为散落在岛上各处的艺术品,我会否用尽海陆空的交通工具,探访这个小岛呢?

日本最近吹起了艺术祭风潮。根据美国艺术行政机构 Biennial Foundation 的纪录,日本全国现时合共有十个大型的双年展/三年展,这小小岛国的纪录,居然跟大美国的一样。再加上未被 Biennial Foundation 纪录的,现时于日本仍定期举办的大大小小国际性艺术祭,竟有逾20个之多。

这些艺术祭的目的,不只在于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现代艺术品或提升地区的文化气息,更重要的是吸引人们到访,邀请来访者沿着艺术画出的路向,穿梭在林间与田野之中,听着风吹与鸟鸣,闻着花香草香,享受着以当地物产造的美食,以眼睛耳朵鼻子与舌头,感受当地的风土与魅力。

大部分国家的艺术祭,都选址于大城市中,而日本却有不少是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的小岛或乡郊地区举行,像千叶县市原市举行的中房总国际艺术祭、大分县的国东半岛艺术祭,还有最著名的瀬户内艺术祭等。这些艺术祭的目的,不只在于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现代艺术品或提升地区的文化气息,更重要的是吸引人们到访,邀请来访者沿着艺术画出的路向,穿梭在林间与田野之中,听着风吹与鸟鸣,闻着花香草香,享受着以当地物产造的美食,以眼睛耳朵鼻子与舌头,感受当地的风土与魅力。外来人被自然环境与艺术抚慰,而他们的笑容,会令在地人对脚下的土地感到骄傲。这些艺术祭,以艺术之名,振兴日渐衰老的城乡。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