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中国著名的体制内改革派发声阵地《炎黄春秋》被整肃,这遭遇令不少在体制内外持相近社会理想和价值观的机构在盛夏之际感受到了寒意,甚至实实在在的压力。
刚刚开始的十一假期,大陆著名的时政思想类网站《共识网》停止更新,虽然主办方对外辟谣称是系统维护,假期之后就会恢复,但仍然阻止不了外界对共识网面临整肃、甚至关停压力的猜测。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突然发表声明,称自己与天则经济研究所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天则研究所的任何行为,包括涉南海的研讨活动均与该中心无关。这条显得十分突兀的声明,亦令不少人开始担忧,这个有23年历史的民间经济智库——天则经济所,和他著名的创始人、87岁的经济学家茅于轼的命运。
1993年,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起,五位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张曙光、盛洪、樊纲和唐寿宁牵头创办天则经济研究所,中文名“天则”出自《诗经·大雅》“天生丞民,有物有则”,意为合乎天道自然之制度规则,英文名“unirule”,意为普适规则。研究所致力于以非营利、非政府的独立研究和民间参与的方式,为中国改革“提供制度创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