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叶健民:北京扭曲的管治观,与选举后不变的困局

以斗争为纲的全盘思路下,以强硬立场处理香港始终会是主旋律,中港对弈也必会进入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叶健民:北京扭曲的管治观,与选举后不变的困局
叶健民:以多数暴政去强行通过不得民心的法令,只会激化更大矛盾,鼓动更多街头躁动。图为2016年立法会换届选举新界东选区结果公布一刻。

今届香港立法会选举创新高的投票率和投票人数,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市民对社会现状有强烈的感觉,要用手上的一票去试图影响大局。媒体普遍强调个中反映出来市民求变欲望,从政党世代交替和政治素人上台的现象来看,这种看法有其根据。但不要忘记,最终地区选举的票数分布,反映出建制派虽然受到挫折,但依然大致能保住半壁江出。这近90万支持建制派的票,总不能以简单一句“西环操控”又或者“港猪累事”,便可以说明问题。

雨伞运动确实激起了年轻一代的求变力量,但也同时令害怕改变、重视安稳的一群认为要有所表示,积极投票。对后者来说,大概认为有规章依从,总胜过无政府状态;梁振英固然可恶,但对杀气腾腾的革命主张更感陌生;自由行纵使令人讨厌,但对与北京全面反脸的做法仍有所保留。民主党今次选举的亮丽成绩,正好说明相当部分港人那种求变又怕变、要抗争也要讲节制、想与大陆保持距离却又欲断难断的矛盾心情。选举的结果,是建制保皇势力与反对派阵营依然大致旗鼓相当,我们的政局依然是处于那种谁也胜不了谁、进步与保守力量僵持不下的困局。

这当然不是说,这次选举没有带来什么改变。首先,梁振英政府的日子势必更加艰难。他在余下不足一年的任期里,本来就难有所为。反对派议席有增无减,"vote them out" 的愿望并未实现,梁振英要争取法案和拨款通过,自然更困难。但更令他懊恼的,是要团结建制派将会更为艰巨。个中的关键,是自由党的四票。自由党与梁振英不咬弦众所周知,周永勤“被退选”、田北俊年前被褫夺政协身份,亦早已证明自由党与建制关系极为紧张。日后要他们全心全意为政府保驾护航,难度不少。如今反对派取得30票,自由党自然明白,手中四票假如运用得宜,势必可令政府如坐针毡。在立法会主席一职必然会由建制派取得的情况下,假如在个别表决上自由党选择与反对派走在一起,政府票数上的优势便仅得一席(35:34)。那时候也势必会令其他建制派乘机讨便宜,向政府要求更多好处。政府的日子,自然也变得更艰难。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