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马岳:被忽视的功能界别战场

民主派在雨伞运动后,没有认真考虑如何参与功能界别的选战,可算是泛民今届众多选举策略失误的其中之一。

马岳:被忽视的功能界别战场
马岳:民主派在雨伞运动后,没有认真考虑如何参与功能界别的选战,例如如何着手挑战不少根深蒂固的功能界别现任议员。图为进出口界功能界别议员黄定光、渔农界功能界别议员何俊贤。

香港立法会选举尚有约三星期才投票,但建制派已先下12城:说的是已经有12席功能界别由建制派人士自动当选。自动当选的全都是从来很少要选举的界别,例如:工业界(一)(二)、乡议局、区议会(第一)、地产及建造界、金融界等。

今届立法会选举,泛民的议席上落,其实很取决于功能界别的战绩。直选部分可以预见由于名单分裂,泛民战绩不会好,很可能重演上届直选不同分区选票过半,但议席少于一半的结局。但由于上届本来已经是很糟的战果,要再差很多又不容易。反而传统功能界别的六个现任议席能不能保住,以及其他尝试抢滩的席位能否成功,可以是很大的变数,对泛民的总体议席有相当影响。

雨伞运动后,不少专业界别内涌现新的政治组织,差不多有20个之多。我本来以为会有不少新候选人出现,挑战建制派的现任议员,为功能界别选举带来新的变数。但令人失望的是,真的是“伞后”的挑战者,只有建筑测量界的姚松炎、饮食界的伍永德,和体育文化界的周博贤(批发零售界的区诺轩属传统政党,不在此列)。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