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纽约出发,经智利圣地亚哥中转,近15个小时的飞行之后,我抵达了巴西圣保罗瓜鲁柳斯国际机场(GRU)。
这里是巴西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也是整个南美洲的交通枢纽;同时,作为巴西最大城市的圣保罗也承办了奥运期间的部分足球赛事。转机时间并不宽裕,我十分担心奥运期间激增的游客会导致入海关时大排长龙。毕竟,巴西人常给人悠然自得的印象——换句话说,也就是动作慢。
事实证明,我多虑了:耗资11亿巴西里拉(约合3.45亿美元)翻修过的3号国际航站楼在经历过世界杯的考验之后,毫不费力地容纳了奥运期间的客流量。2014年重新投入运营的航站楼里,多语指示牌清晰易懂,穿着黄绿色醒目制服的奥运志愿者用流利的英文疏导游客;与奥运直接相关的选手、媒体、工作人员等可以走优先通道,但即使是普通游客通道,在超过20个海关窗口同时运作下,整个通关过程竟然只用了不到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