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陈永政:回应港独,须正视其道德意义

对这“为何服从”的问题,北京和港人认知上有极大落差,因为港人从来就不认为服从为无条件的事。

陈永政:回应港独,须正视其道德意义
要回应港独,必须对症下药。道德问题,不可以利害计算解决,更不是一句「不现实」继而「不讨论」,问题就不复存在。

伞后一年,“港独”突然由一个笑话变成困扰时局的问题。反对独立运动的,固然对此感到烦厌,甚至恐惧。而同情的,亦忧心如此下去,香港终必付出极大代价。然而,最奇怪的是,即使面对各种代价及潜在法律风险,支持港独的声音却有增无减。这种发展,10年前无人能预计到,而现在一口咬定“港独绝无可能成功或发展起来”的人,相信以往亦曾深信无香港人会认真支持香港独立。

但实情是,政治境况的出现多非偶然,亦无必然,一切视乎催生的条件是否充分。香港独立意识的出现,是独立运动条件越来越充分的结果,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并非别人,正是北京政府本身。因为正是北京政府的对港政策,让港独演变成超越单纯利害计算的一场道德运动。

时至今日,反对港独的论调依然与数十年来的说法如出一辙,毫无新意。不外乎说香港独立现实上不可能,因为中国政府不会容许,香港太依靠中国大陆,独立运动会令中国经济封锁香港,严重时甚至会断绝香港的粮水供应。而且军事上绝对无法战胜200万解放军等等。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