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日前夕,计程车司机在驶往位于马尼拉奎松市(Quezon City)的人权委员会(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的路上,向我解释他为何支持杜特地当国家总统。“坦白说,我并不相信所谓人权。如果你是受害者的家人,你会支持保护罪犯吗?”车头后视镜下方放有一个透明塑胶摆设,挂著一条印有杜特地大名的鲜色手带,烈日下异常突出。司机一口流利英语,不徐不疾,“你说制度吗,制度本身腐败,警察照样贪污。马尼拉的罪案实在太多了,无日无之,难以维生!这个国家需要像杜特地这样的政治铁人,去改善大众的生活。”
杜特地因为在竞选期间多次发表出格言论,获外媒冠以“菲版特朗普”之名,民粹狂人形象不胫而走。“杜特地确实口没遮拦,但拿他跟特朗普相提并论,实在言过其实。大众对杜特地的尊敬,来自于他对贪腐与罪案的‘零容忍’态度,以及清廉与亲民的作风。他治下的达沃市,是全国最安全也最进步的城市…”来自菲律宾南部城市卡加延德奥罗(Cagayan de Oro)的青年社区领袖T如是说,“只要程序正当,执法与秩序是良好管治的基础。你看看马尼拉,一个城市连基本的交通规则都无法妥善执行,发展与进步从何说起?”
“菲版特朗普”的比喻,常令人错觉杜特地的支持者,都是教育程度低下的市井怒汉。而T与我相识于几年前联合国属下组织一个交流活动。她出身贫困,曾与胞弟每天徒步两小时上学,只为省下仅余零钱买面包作午餐,自懂事起一直靠奖学金升学直至大学毕业,言谈间却从无怨尤。我一度以为素有正义感的她,断不会支持一个声言要把罪犯丢进大海喂鱼、或拿强奸受害者开玩笑的候选人,未料她的答案教我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