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文革八问(上):为什么发生,为什么蔓延,为什么失败

历史不只是“发生了什么”的知识,更是“为什么会发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经充分反思,会在当下不断延续、回响。

文革八问(上):为什么发生,为什么蔓延,为什么失败
1968年10月14日,参与完国庆典礼由北京回来后,黑龙江革命委员会代表在哈尔滨火车站接受群众欢迎。

半个世纪后,“文化大革命”在中国仍然是危险话题,官方尽力淡化回避,民间争议则撕扯着整个国家。文化大革命之于中国,一如法国大革命之于法国。

直到法国大革命结束160年后,法国公民仍然必须挑选历史,填写出生年月,选择旧制度或是大革命。直到二战结束后,法国大革命才在法国政治中消失了,因为无论左右,终于有了共同底线,在自由与平等、历史与现实间不再有根本分歧。终于,围绕着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所展开的任何辩论,都不再包含政治利害关系,也不再包含巨大的心理投资。

这是法国大革命史家傅勒描述的后大革命时代的法国,“当一个历史事件失去当下一切参照意义、不再是一个世界的想象的镜子之后,它就从社会论战领域转移到学者讨论的领域中去。”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