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读者来函:吴维事件背后的中国留学生

是种族歧视,还是异见人士?取决于语境和翻译

读者来函:吴维事件背后的中国留学生
澳洲悉尼大学校园。

【编者按】 4月14日开始,“爱国”与“卖国”的战火又一次在中文互联网上引燃。这一次,爱国青年们的斗争对象,是悉尼大学的教师吴维。吴维在加入澳洲籍之后焚烧自己的中国护照,使用“豚”称呼自己看不顺眼的中国学生。和以往不同,这次冲突因为翻译/语境的差异,是非判断变得复杂异常。一位身在悉尼大学的读者亲身卷入了这场冲突,通过他的来信,我们也许能一窥事件背后的纠结语境。

澳洲悉尼大学校园。摄:Brendon Thorne/GETTY
澳洲悉尼大学校园。

悉尼大学有很多中国人。这间在澳大利亚本地享有极高声誉,且对于当地人来说比较难进入的大学,这两年招收了很多中国籍学生。中国学生们缴纳三倍至近四倍于本地学生的学费,以获得在悉尼大学攻读本科学位的资格(研究生则需要比本地学生多支付一万澳币左右的费用)。在某种程度上,这可能是入学门槛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

我高考考砸了,只过本省“一本线”40分,参加香港某大学的面试,理所当然地因成绩不够出色被刷下来了。仓促之下,我递交了申请材料和雅思成绩,却很快拿到了悉尼大学的offer。很多高考成绩差的学生可以选择花三四万澳币来读Foundation Progamme, 即“预科”,来获得悉尼大学的录取。Foundation Programme对申请者的要求非常低,而且,一般会全员顺利毕业升入悉尼大学。这几乎是“买进”悉尼大学。除此之外,还有一小部分中国籍学生选择来澳大利亚就读高中。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