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一直被视为民主的必要条件,但在现今不少威权国家,选举反而成了独裁者长期执政的工具。只要这些国家的执政联盟能够确保不败,并积极分化、打击反对派,便可借助选举有限的“民主成分”,摄取合法性。因此,学者一般把这些国家称为混合政体(hybrid regime)、选举威权(electoral authoritarianism)或竞争威权(competitive authoritarianism),凸显它们“有选举,没民主”的特点。
然而,选举毕竟变幻莫测,即使是不民主的选举,只要有选票在手,反对派也有可能打开缺口,打败独裁者。问题是,到底选举在什么时候有助独裁者巩固权力,什么时候加速他们倒台?
学术界对这问题一直各执一词。有学者以马来西亚、新加坡为例,证明选举有助延续威权,亦有学者以台湾、墨西哥反证选举可促成民主转型,但当中原因依然众说纷纭。2011年,美国两位政治学者Valerie J. Bunce和Sharon L. Wolchik发表的《Defeating Authoritarian Leaders in Postcommunist Countries》,研究了九个位于东欧和欧亚地区、普遍被视为竞争威权的前苏联国,为这问题提供了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