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我在金像奖现场:在政治的漩涡里,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现在已经没人在意电影了,电影已经不重要了。

我在金像奖现场:在政治的漩涡里,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2016年4月3日,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尔冬升宣布电影《十年》夺得“最佳电影”奖。摄:Stringer/Reuters/达志影像

编者按:作者先后于香港及内地担任电影记者,现任职内地主流网站,负责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报导。截止发稿时,作者透露,因禁令,此前写好的十几页香港电影深度报导可能就此再无机会曝光。

2016年4月3日,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尔冬升宣布电影《十年》夺得“最佳电影”奖。

这是我第四次报道香港金像奖,也是最“轻松”的一年。因为这也不能提那也不能提,编辑发来的指令都是:“宁肯少做,不要做多”。事先采访了十几个香港电影人和影评人,做好的关于香港电影的深度专题,我们都不知道能不能发出来。

一开始很多人都觉得《十年》不会获奖。在颁奖前一天,尔冬升接受采访,他流露出一丝丝担忧,说不要政治绑架金像奖,说《十年》火了,今年很多政党自己会拍电影,但他不希望来年看到的都是政治电影。此前我采访了很多香港电影元老,他们都不觉得《十年》会得奖,他们认为金像奖始终是以专业决定,评的是香港电影圈中最厉害的作品。但也有评委会直接说,我最佳电影就是投票给了《十年》,因为香港现在这个氛围,这一票必须要。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