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美国已故政治学者亨廷顿(杭亭顿)出版了其最后一本引起重大争议与回响的著作《谁是美国人?:族群融合的问题与国家认同的危机》(Who Are We?──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他认为美国应竭力维持以白种新教徒为主的国民性,避免海外过度伸张的帝国思想,也要设法遏止拉美裔移民,避免美国人的主导文化被拉美为主的所谓“多元文化”混淆。
近来每日听着美国总统竞选新闻,我也每日回忆着当时主流政治学者对亨廷顿的讥嘲。这些政治学者可能现在也讥嘲着共和党的杜林普(川普),但是选民力量显示,亨廷顿提醒的认同问题绝不容轻忽。可以认为,此次美国总统选举最主要的观察点,就是杜林普与桑德斯(Bernie Sanders)对于“建制派(establishment)的冲击。而人们的不满来源可以归结为两点:帝国伸张与国民性问题。
两党建制派拥抱全球化
电影《纽约黑帮》(Gangs of New York),可以让人对所谓的建制派有个大致的认识。建制派在戏中就是“坦慕尼”,这个真实存在于纽约的权力集团,虽然主要成员是主流社会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WASP),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吸收新的移民成员,以维持统治于不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