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关于此次台湾总统和立委选举,有一个颇为吊诡的现象:在选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胜负已定,甚至戏称“史上最乏味大选”。但选后,尤其通过年轻世代的表现,这次选举似乎又反映了某种来自地层深处的板块移动,让人隐隐感觉其意义或许不亚于2000年第一次政党轮替。在您眼中,这次选举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除服贸之外,马政府还急迫推进两岸互设代表处、在“马习会”中接受了“一中原则”等等,让中国因素快速进入台湾岛内政治,引起很大的反弹。这些是造成台湾政治产生剧烈变化的根本性原因。
A:这次选举的确揭示了台湾政治的深层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限于此次选举,至少从前年的“九合一选举”(编案:指2014年台湾县市地方层级的一场选举,国民党大败,丢失大部分县市长席次。)就可以看到端倪。而要说起源,甚至也不是源于九合一选举,它第一次被揭示出来是通过“太阳花学运”,而发轫则要追溯到马英九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所谓的“中国因素”。
在第二个任期内,马英九非常急于和中国大陆建立一种不可逆转的关系。虽然他并没有推动和平协议的签订,但一直期待两岸领导人的会面。所以他快速、急切且隐蔽地推动和大陆各项关系的发展,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签订《服贸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