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中国2016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会议公布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以题为“建立国家安全体系”的完整一章,首次阐述了中国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设想。此前,尽管相关概念的宣传风生水起,但除了超级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已正式运转,以及该机构少量人事安排外,几乎没有更多消息。
将防止敌对势力颠覆破坏放在首位
从国际范围看,“综合安全观”一类思想并非首创。毕竟从冷战结束起,安全环境剧变、不安全因素多样化,就已是各国面临的普遍现象。可是国内大书特书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仍秒杀任何世界潮流,因为这幅宏图可谓包罗万象——覆盖了“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和核安全……”。
尽管“官方八股”框架描述完美:“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政治安全为根本,经济安全为基础,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但是这幅宏图从何下手显然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