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刘励超:从摄氏2度,思考香港政治气候变迁

特区管治班子应该闭门深切反省,何以上任以来干了实事竟然“功不抵过”、民望长期处于低位、社会分化有增无减、施政日益艰难?

刘励超:从摄氏2度,思考香港政治气候变迁
刘励超:不出两至三年就会升到2度的临界点,届时最坏的情况是香港政局失控,「港人治港」沦为国际笑话,北大人不但颜面尽失,更要设法在「一国两制」原则和《基本法》规范下收拾残局。

全球暖化威胁日益加深,各国谈判合作解除此威胁历时数十年不果,终于在去年底达成《巴黎协定》。香港自回归以来,政治气候亦持续恶化,社会争拗升温,却未见特区政府在应对此问题上做出什么成绩。日前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前局长解振华先生来港,以“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应对”为题演讲,解释中国的环保政策,和中国在《巴黎协定》谈判过程中化解危机的关键角色。国家在应付气候变化的思维和态度,堪为特区政府,甚至中央政府如何化解笼罩香港的政治雾霾借镜。

政治气候恶化

自回归以来,一股由不同持份者汇聚的政治力量不断冲击特区政府,其中有言行激烈者,项庄舞剑,志在反对共产党领导的中央政府,导致中港矛盾。这些矛盾由反对香港“染红”,伸延到反对批准每日150名内地人来港定居安排、反对学校引进国民教育课程、粗暴对待内地游客和水货客、反对内地孕妇来港分娩、于中港足球赛事升旗及奏国歌时喝倒彩和背向国旗、反对广深港高铁“一地两检”,以至口诛笔伐本港某电视台播放新闻时采用简体字幕,和推行学校教授普通话等等。

反中思想,加上一些与北京无关的香港结构性问题,例如社会流动,孕育了一帮打着“香港不是中国”和“本土主义”旗号的热血尚武青年。他们把反特区政府和反北京的情绪,透过“无底线勇武抗争”宣泄。日前立法会新界东议席补选,“本土主义”代表取得66000票,排名第三,出人意表。假如这次选举结果辐射至本年9月的立法会选举,议会政治将变得更复杂,政府施政将更困难,令人忧心需要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会否因此遇到更多阻滞。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