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傅月庵:数位阅读阴影下的书展

20年沧海桑田,风云变色,台北国际书展到底怎么了?夜色深沉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数位阅读”威逼下无力挣扎的书展。

傅月庵:数位阅读阴影下的书展
图为读者在去年德国柏林书展上使用电子书。

1995年夏天初入出版这一行,隔年春天,第一次参加台北国际书展。书展前几个月,出版社全动了起来,不停讨论规划展出主题、摊位设计、主打样书、新年度出版亮点;每条路线编辑无不用尽心思,期望所辖作家能登上展场看板。开幕后,业务、企划部门全员出动;编辑部也排班轮流站岗,为读者讲解样书、推介参展书,交流互动,听取第一手读者意见。大家不时还喜滋滋抽空到国内外摊位参观。

“书展不以卖书为唯一目的”,这件事,人人都懂!

2016年2月20日,台北国际书展第五天晚上,离开出版好一阵子又回来了的我,站在人气滑落更显宽阔的中央走道,远远望着前东家的摊位。不算小的空间里,收纳尽可能多的书籍,却看不到任何一名看板作家,更无所谓门面装潢。高挂垂悬其间的是“单本79折”“2本7折”“5本66折”的显目条幅;摊位前业务主管手持麦克风,高分贝叫卖:“全书展最大优惠!买千折百大赠送!”待他喊到“3月新书已加入优惠行列,限时抢购”时,我不忍听下去,黯然转头就走。如此有指标性的出版公司都这样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