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从Nashi到小粉红:中国青年运动的俄罗斯化

我们不必对“小粉红”大惊小怪,能做的也许只是,期待下一波更为凶猛的变种。

从Nashi到小粉红:中国青年运动的俄罗斯化
2007年12月03日,莫斯科,青年组织Nashi (Ours)举行集会,庆祝总统普京带领的统一俄罗斯党胜出选举。

当“帝吧出征、寸草不留”的口号终于沉寂下来,围绕这一波“小粉红”运动的争论也渐渐平息。只是,检视其中,绝大多数的评论和分析仍然停留在网络文化的层次,很多翻墙派甚至对小粉红们“翻墙去战斗”的精神还抱有好感,颇为乡愿地以为他们或她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翻墙就终究会因为接触开放讯息而改变。

如果人们对上一波小粉红——文革时代的红卫兵也抱此想,那么他们在面对今日政权的红卫兵领导集体时,大概会羞愧而死。上一代的红卫兵们,虽然大多沦为被人遗忘的一代,可是其中的精英今日重登最高权力。他们也好国际交游,好读世界名著,但是今天仍重提“共产主义信仰”、重新毛化个人权威;这不能不让人警醒,探究这个曾经风靡20世纪的青年运动,是如何在今天死灰复燃。

习近平全面以俄为师

如果回顾习近平政权三年来的各项动作,今天,大概很少再有人怀疑笔者早于2012年就已经提出的观察和预言:习近平在效法普京(台湾称:普丁)模式,建立一个超级的个人强权。过去三年,一方面,他已发动针对官僚集团的空前规模的反腐运动、建立国安委统一情报和安全力量、启动军改树立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开展互联网清网行动和文化复古运动、在社会治理创新名义下打击独立NGO,并通过强调政治规矩、进行集体学习、鼓励地方官员个人效忠、确立新核心的方式发动了一场颠覆政治局集体领导的柔性政变。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