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李峻嵘:泛民和泛社运如何催生右翼本土

右翼本土其实是揉合了反对阵营两大力量的元素:恐共恐中的意识(泛民),和强调破旧立新的形态(近年的青年社运)。这是为何泛民和泛社运界,无法有效回击右翼本土的主因之一。

李峻嵘:泛民和泛社运如何催生右翼本土
2016年2月20日,本土民主前线候选人梁天琦在沙天举行造势大会, 义工在大会开始前布置场地。
2016年2月20日,“本土民主前线”候选人梁天琦在沙田举行造势大会,义工在大会开始前布置场地。摄:卢翊铭/端传媒
2016年2月20日,“本土民主前线”候选人梁天琦在沙田举行造势大会,义工在大会开始前布置场地。

经过年初一的骚乱,右翼本土气势再上升。他们当然无法撼动建制派的支持者。因此,右翼本土的冒起,挫败感最大的是泛民,和包括自由派到左翼在内的泛社运力量。有关右翼本土冒起的原因,由社会结构到传讯技巧,大家都可以找到。但我觉得有一点是较少人讨论的,就是右翼本土本身其实也是泛民和泛社运有意无意催生出来的产物。

恐中恐共:泛民到本土派的继承

右翼本土号称“本土派”。他们强调中港区隔,以“香港人”身分认同那种优越感和与之相关的不安感作为动员工具。有的甚至不介意搞族群斗争,以至是用带有明显歧视、排外色彩的语言。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