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曾经是高举自由民主的香港“民主派”招牌。2003年后,不少新的政党及组织相继崛起,形成与民主党相约的政治影响力,社会改以“泛民主派”指涉支持香港民主普选的政治人物及组织;其后,“泛民主派”内部在抗争手法与阶级立场上出现分歧,分出“激进泛民”与“温和泛民”之说;2012年立法会选举后,工党、民主党、公民党成为议会内泛民三大势力。
泛民主派这个招牌历尽沧海桑田,走至今天已再无法代言香港民间的反对力量,以“本土”、“革命”为旗号的政治团体正在挑战泛民曾经的领导地位。笔者访问三位泛民主派内的新生代,有人在选举的风口浪尖,感受到压力却仍未有头绪;有人认为要继续坚持,等待风向;也有人认为要摆脱泛民作为整体的旧思维,政党谋求转型。在变革的路径仍未清晰之前,旺角爆发的暴力冲突以及它背后的本土新势力“过早”地把泛民要面对的更替困局逼至眼前。
“泛民更替”还是“更替泛民”?时代巨轮正在转动,也许转得比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