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大年初一旺角黑夜的激烈警民冲突过后,梁振英为首的特区政府马上把事件定性为“暴乱”,民间社会的焦点则在于:香港社会制度处处维护既得利益,年轻一代在缺乏出路之下,是否从此走向激烈抗争的不归路?旺角黑夜的触发点──小贩在街道上摆卖的权利──则变得无关痛痒。
小贩能否在街头摆卖其实涉及严肃和重要的“空间政治”,而这个课题在香港社会甚少被关注,更遑论深入探讨。这种现象十分奇怪,毕竟土地是香港最珍贵的资源,香港土地应怎样使用,是典型的空间政治议题。如此重要的议题却竟然缺乏讨论,说明香港的根本问题,是无论政府或民间,对香港的认知严重滞后于实际状况。
旺角黑夜激烈警民冲突过后,事件的导火线成了死灰,激烈冲突成了问题所在。但新年假期过后,香港社会要面对高铁项目严重超支,政府向财委会要求增加拨款;高铁项目涉及的恰好也是空间政治。其他棘手问题,如东北发展或新界原居民的丁权和丁屋政策等,全是典型的空间政治议题。旺角黑夜激烈冲突的画面或许令人震惊,但小贩在街道上摆卖的空间政治,才是香港社会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