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徐贲:批评并非敌对势力,打破沉默需要众人合作

对批评者是不是敌对势力的讨论是一件好事,无论结果如何,它至少给了人们一个讨论沉默,而不是对沉默保持沉默的机会。

徐贲:批评并非敌对势力,打破沉默需要众人合作
中国北京。

《环球时报》2016年年会有关于“敌对势力在多大范围内存在”的议题讨论,参加讨论的学者、专家们发表了不同意见。但是,从报道来看,他们讨论的“敌对势力”究竟是谁却并不清楚,是出于疏忽?还是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

据报道说,有参会者认为,“现在穿军装拿刀的敌人已经不敢来了,但穿西装的敌人有不少”,间谍、策反、收买情报和培养代理人等仍然是敌对势力常用的手段。这种敌对势力显然与某种“秘密”和“阴谋”有关。还有的参会者认为,”不能因为一个人批评两句政府就说他是敌对势力,也不能说报道中国负面新闻的人就是敌对势力”,这是反对笼统地将批评负面现象定性为敌对势力。

按常理来说,一个公开的讨论会,不会是讨论间谍、策反、特务一类秘密情报的地方,所以我想,后一种理解——把批评者当成“敌对势力”——要更靠谱一些。不过,第一种理解也很值得重视,因为它是在明白地暗示,谁批评负面现象,谁就是与间谍、特务、渗透分子一路的敌对势力。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