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之际,李波先生与另外四名铜锣湾书店股东和店员仍然下落不明。 他们失踪的方式扑朔迷离;稍有常识的人都绝不可能认为他们真的自愿回到内地。然而,建制派中人连日来却一再表示李波的失踪“也许出于自愿”。 这不可能是单单的无知, 亦不只是单纯地为中央政府护航;相反, 这正正反映出他们亦明白事态严重,绝不可承认李波真的是被中国政府从香港掳走,因为一旦承认,那基本上意味着“一国两制”作为一套宪制,已然终结。 而终结之后, 相信“港独”呼声在香港将会进一步成为一股道德号召力量。“一国两制”已走到存亡的分岔口──又或者,其实我们已经过了这分岔口。
香港言论自由的崩塌
李波“被失踪”,似乎与铜锣湾书局在香港出版内地禁书甚有关连, 自事件发酵后,除了否认李波被掳走的建制派人士外, 建制派及内地人士中,始终不乏声音认为:即使李波是被内地掳走拘禁亦无问题。 他们的理由不外乎“出版禁书触犯内地刑法”、“煽动颠覆国家的言论不应受言论自由保障”,或“够胆与政权对着干,就应该预计到有今日”。
近日最具代表性的言论,莫过于律师钱志庸所谓:“如果喺香港做嘢合法,99%都唔会有问题;最尾1%,你揾得咁多钱,开得书舖,应该有个触觉。”(如果在香港合法做事,99%都不会有问题;余下的1%,既然选择了开书店,赚了这么多钱,就应该有触觉)。换言之,在这些人眼中,法治与言论自由只会保护政权接受的言论,至于政权不接受的,阁下便要有“自己已经不受保障”的“触觉”。